【美丽山西】美了村庄 富了村民beat·365

2025-07-22 14:33:3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 - 最新版“丈河村绿树成荫、气候宜人,还配套有康养项目,真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夏日炎热,陵川县丈河村却一片清凉,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避暑康养。

  近年来,丈河村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携手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全方位全链条开发森林康养产品,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森林康养新路径,并先后获“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村”“中国森林康养人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山西省省级旅游度假区”等荣誉称号。

  “在这里度过一个月时间,我的睡眠质量有了明显改善。”7月初,来丈河村康养度假的省外游客张宇赞不绝口。

  丈河村位于太行山南麓,森林覆盖率高达81.7%,负氧离子浓度平均7520个/cm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如何把天然的生态资源优势变成富民的产业优势,丈河村携手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智库专家,共建森林康养产业研究院,从康养环境监测、康养场景建设和康养旅居等各方面入手,全方位打造森林康养产品。游客们可以在此体验森林浴、森林冥想、森林瑜伽等多样化的康养活动,感受沉浸式深呼吸的魅力。

  “我们从森林观光、森林运动、森林体验、森林疗愈、森林文化五个方面入手,开发森林康养产品,努力打造沉浸式深呼吸的森林康养小镇。”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林学院贠剑老师告诉记者,目前五个体系森林康养产品已经陆续推出,非常受游客欢迎。

  沿着盘龙山步道拾级而上,站在观景平台俯瞰整个村庄,游客们或漫步山林,或养神,或林间小憩,尽享“森”呼吸带来的身心愉悦。

  “在丈河,可以选择的项目太多了,森林康养在这里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有了具体选项。”来自河南的游客康蕊说出了众多游客的心声。

  “丈河的森林康养不仅配套了健全的康养活动基础设施,还将中医疗养的元素融入项目中去。”贠剑边走边说,除了运动康养,丈河村依托森林资源、中医药资源,结合当地特有的食材,推出系列养生药膳、养生茶、养生精油、天然蜂蜜、康养果品等,为游客带来了不一样的健康饮食体验。

  在硬件建设方面,丈河片区规划建设了祖师顶养生苑、南崖宫养心苑、百草园等康养场域,设计了森林瑜伽观景台、森林冥想空间、森林太极亭等康养设施以及采摘、观鸟、观星、徒步探险等森林元素体验,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康养需求。

  更值得关注的是,每一位到丈河村的游客都可以体验周到的亚健康检测管理,通过骨密度、心肺功能、心脑血管、平衡能力等方面的监测和测试,并根据身体的健康状况,智能推荐与之相匹配的康养项目,实时感受丈河康养带来的身体变化。

  康养产品丰富多元,康养检测实时可控,让丈河村的“森”呼吸更加受人青睐。仅去年夏季,丈河村接待森林康养游客达15万人次,日均接待超过1000人次。

  “自从有了新的蜂王,蜂蜜质量和销量都有了明显提升。”丈河村村民李有虎在改良养蜂技术后,饲养的蜜蜂年产蜂蜜2吨多,年毛收入近10万元。

  针对养蜂散户勤取蜜、取稀蜜,导致蜜蜂损失大、蜂蜜产量低等问题,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科技人员在养蜂户中推广成熟蜜生产和蜜蜂病敌害综合防控两项新技术,蜂蜜质量和销量因此大幅提升,蜂农们收入倍增。另外,通过“小而精”标准化蜂场建设,推进蜜蜂饲养管理规范化发展,并精心设计蜂蜜产品和包装,精心打造丈河野山花蜂蜜品牌。

  深挖“富矿”,点绿成金。丈河村拥有木本植物300余种、草本植物600余种,党参、芍药等多类中药材,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富矿”。近年来,村里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结合村集体发展现状,大力发展林蜂、林药、林禽、林果等林下经济,形成了集观光、采摘、研学于一体的林下经济体系,让丰富的森林资源变成了老百姓的致富资本。

  开发生态果园。在现有果树的基础上,引入樱桃、杏等优良品种,推广果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果树修剪枝条快速堆肥等技术,将果园农事与休闲劳动融为一体,打造了占地200亩的绿色有机康养生态果园。

  建设康养百草园。种植党参、黄芪等特色中药材200亩,片区联合种植优质连翘基地2000亩,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百草园种养过程,实现集种植、观赏、采摘、购买、康养等于一体的发展模式,仅连翘一项年增收就可达1200万元,帮助养殖户户均增收3000元。

  打造林下课堂。将丰富的林下资源融入森林文旅活动,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设计探索课程,特别是将金叶榆、紫叶矮樱、金叶栾树等景观植物及百年树龄以上珍稀的古树名木融入其中,现场观摩教学,沉浸式解锁大自然丰富的动植物知识。

  与此同时,丈河村还对全村8000多棵核桃树开展高接换优,嫁接100株优质品种,提高核桃树产出效益;推广果禽立体循环养殖,果树为禽畜提供场所和饲料,畜禽粪便作为果树肥料,种养循环实现双重收益。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森林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康养产业发展优势,村民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

  在丈河村旅居别有一番风味。一排土灰色的窑洞依山傍水而建,一列复古小火车在窑洞前呼啸而过。每到傍晚,红霞掩映,激情的歌声回荡河谷,烤串的香味儿弥漫山乡。“吃、住、娱项目丰富,总有一款健康产品适合游客,在这里身心都能完全放松下来。”来自山东的游客赵瑞说。

  丈河村的森林康养不仅仅停留在康养本身,还是积极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范本。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和耕地资源,丈河村发展特色休闲农业beat·365,种植甜糯玉米、向日葵等兼具观赏性和经济效益的农作物,推动纯粹农业向养生农业转变。

  发展小而优的小型蔬菜种植园,开展蔬菜种植新技术示范,为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萝卜、胡萝卜、茴子白、白菜等蔬菜的新品种种子,鼓励老人们在房前屋后种植蔬菜,既保持田园山村的乡土气息,又为休闲康养者提供放心蔬菜。

  利用森林覆盖率高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实施葫芦、艾灸生产加工项目,为游客提供中医药理疗、芳香疗法等项目,研制开发中药、茶饮、养生餐等产品,不断提升资源的附加值,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围绕森林康养小镇发展方向,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对古建筑、典型建筑、传统院落进行调研,分类提出保护利用方案,建设“化石博物馆”“南太行植物博物馆”,对具有保留和恢复价值的民居进行统一的外立面装饰,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为发展康养营造良好条件。

  丈河村还以晋城市建设“百村百院”为契机,盘活5.5万平方米闲置宅基地发展森林康养,通过“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的方式反哺农民,逐步实现农民向股民身份转变,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建设滨河公园、穹顶集市、民宿庭院等18个项目,打造全链条文旅康养服务体系。去年,丈河村村集体收入达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

  发展森林康养,赋能乡村振兴,如今的丈河村景色郁郁葱葱、产业欣欣向荣。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石爱国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森林康养发展模式,加大与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的合作力度,不断拓展森林康养新业态,努力描绘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夏日炎炎,陵川县丈河村却凭借81.7%的森林覆盖率成为避暑胜地,游客在这里体验森林浴、品尝养生药膳,感受着“森”呼吸带来的身心愉悦。丈河村的实践,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与康养产业结合,如何化作乡村振兴的强大“绿引擎”,让村民生活焕然一新。

  丈河村的成功,在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昔日,满山绿树却难掩贫穷。而今,他们引入专家智慧,从森林观光、运动、体验等多维度打造康养产品,并辅以亚健康检测、中医养生等服务。山林不再只是伐木之地,每一口清新空气、每一片绿叶,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丈河村的“森”呼吸产品,超越了单纯的风景贩卖,而是构建了生态产业链,让游客流连忘返。

  丈河村的探索还启示我们,乡村振兴需巧妙融合“三产业”。他们把窑洞改造成民宿,用小火车串联文旅项目,让游客既能体验农耕乐趣,又能享受康养服务。这种“农业+文旅+康养”的模式,犹如将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让乡村资源焕发新的光彩。在丈河村,不仅能呼吸清新空气,还能唤起久违的乡愁,这正是“三产业”融合的独特魅力所在。

  发展森林康养不能盲目跟风beat·365,而应注重科技支撑与品牌建设。丈河村从引进优质蜂王到建设百草园,从亚健康检测到开发文创产品,每一步都彰显着“科技范儿”。唯有如此,森林康养产业方能稳健前行、长远发展。

搜索